一、招收條件
1. 所招人員一般應為海內外高水平高?;蚋咚窖芯繖C構畢業取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
2. 留學回國人員、特別優秀的人員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
3. 政治思想表現合格,熱衷于中藥創新藥物及天然藥物科研工作。有較強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4. 在職博士后研究人員以高校、科研院所教學科研人員為主。
5. 熟悉國家藥品技術審評要求及新藥注冊的相關法規。
6. 在中藥創新藥物及天然藥物領域內有創新性研發經驗者優先。
二、應聘材料
1、個人詳細簡歷、學術成果簡介一份。
2、對于應屆博士畢業生,提交博士學位論文(一式三份),對非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交兩篇代表作(各一式三份), 由中心專家進行評審,就其科研能力給出鑒定意見。
三、工資待遇
1、工資按自然月發放,自博士后檔案來中心當月起發放(檔案未按中心規定時間來的,不予發放),發放不超過24個 月,延期期間工資停止發放。
2、博士后薪酬可根據個人能力及科研成果面議。 提供競爭力的薪酬。
3、對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博士后人員按公司規定予以獎勵。
4、按照國家和公司的規定為博士后人員提供住房補貼。
5、博士后戶口等相關事宜按有關規定辦理。
北大世佳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大學致力于中藥創新藥物及天然藥物研發的學術機構。由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教授擔任主任,北京大學周亞偉教授擔任常務副主任。中心擁有一支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解決中藥企業技術難題、專注中藥品種研究的專業團隊,該專業團隊目前擁有100余人,其中10余名教授以及10余名博士、博士后。
中心自成立以來, 以“為社會提供高科技中藥產品”為使命,是專業致力于中藥創新藥物的研究機構,主要承擔在醫藥領域的科技項目研究與開發。堅持致力于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中藥新藥,主攻中藥一類、五類創新藥物。重點定位在治療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肝炎、骨質疏松、風濕、老年癡呆等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和難治病。截至目前已獨立開展40多個中藥創新藥物的研發,其中一類中藥10個,五類中藥30余個,有11個藥物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在申報1個,臨床前研究階段20余個。
中心各研究部門均按照SFDA對新藥臨床前研發的技術要求而設置,布局合理、銜接有序,從前期藥物的藥理作用篩選到立項后的藥物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評價及深入的機理研究,各個研究部門均按程序密切配合,確保品種研發系統、高效。中心目前已建立的植物化學、制備工藝、質量標準、制劑、藥物代謝動力學、藥效學及毒理學評價等七大技術研究平臺,既可完成新藥研發所有臨床前研究,又能進行項目的協作研究。目前,中心已承擔多項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北京市科委攻關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海淀區創新基金項目。已獲得各種發明專利43項,另有21項專利在申請中。
中心依托北京大學優越的人力資源及學術背景,培養了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并廣泛與國際國內開展學術交流。2004年10月,在北京大學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作為發起和掛靠單位成立了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第一個專業委員會——中藥(新型制劑)專業委員會。2014年12月,依托北大世佳研究中心成立了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創新服務專業委員會。2016年9月,北大世佳研究中心應邀加入全國優品國草聯盟,成為該聯盟會員單位,與聯盟其他高端企業共同致力于中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中心以技術創新為理念,倡導“誠實、自信、團結、進取”的企業精神,憑借團隊領導豐富的管理經驗及先進的管理思路,依托北京大學雄厚的技術力量和人才資源,得到了各級領導及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碩果累累。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跨入中藥、天然藥物研發領域技術創新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