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理工學院是應省委、省政府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對理工類應用型人才之需,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省屬本科理工院校,并于2013年正式開始招生,是貴州省唯一一所工科院校。
學校本著“高起點、開放式”的辦學理念,按照“夯實基礎、提升能力、保障質量、培育特色、注重效能、協同創新”的思路,實施“質量立校、科技興校、人才強?!睉鹇?,緊密結合貴州省的發展戰略和產業需要,突出知識與技能并重,把培養有責任、精技術、會管理、善創新的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作為學院的立校之本;把服務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提升作為強校之基。學校緊緊圍繞貴州省實施主基調、主戰略的需要和人民群眾對加快發展的新期待,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廣聚人才,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辦學治校,以嚴謹求實的校風教書育人,努力把貴州理工學院建設成為西部一流、人民滿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學。
學校地處祖國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貴陽,現有土地面積866.7畝,校舍面積27.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總值1.282億元,圖書63.94萬冊,數據文獻資源15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22個,室內體育場館2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貴州理工學院的建設發展,2014年4月,省政府下發67號《紀要》,明確同意學校在花溪大學城建設新校區?,F在,新校區建設指揮部已經入駐大學城,占地1888畝地的貴安新校區正在建設中。
學?,F有省核心專家1人,省管專家3人;正高職稱38人(其中二級崗位教授1人,三級崗位教授7人),副高職稱163人;博士136人,碩士305人。學校設置有16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礦業工程學院、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輕工工程學院、航天航空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交通工程學院、制藥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4個基礎教學部門(馬列主義教學部、大學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工程實訓中心)。14個本科專業(資源與環境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土木工程、制藥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工程、生物制藥、工程管理、網絡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環境工程、釀酒工程)。3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1個省級特色重點培育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2個省級重點支持培育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化學工藝)。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9000人。
貴州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創建于2013年10月。下轄院辦公室、教務科、學生科、團總支,設有工程管理教研室、基礎教研室,目前擁有工程造價中心、ERP實驗室和招投標模擬實驗室三個實驗實訓平臺。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結構較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21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10人,副高職稱以上10人,講師5人。學院秉承“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精神,確立了“以先進的理念科學管理,以一流的師資主導教學,以全面發展塑造學生”的理念,致力于培養“扎根基層,留得住、用得上、吃得苦、干得好”的“有責任、精技術、善管理、能創新”具有較高專業素質,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2014年經濟管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首次面向全國招生。工程管理專業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復合性學科,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工程管理逐漸成為社會需求熱點。該專業以工程實踐為導向,開設特色課程,積極探索技術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著重培養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外向型、開拓型的高級管理人才。
應聘程序
有意者請下載填寫《貴州理工學院2016年人才引進審批表》,連同相關證明材料,一并發送電子郵件至貴州理工學院人事處郵箱(gzlgrsc@126.com,郵件標題注明:應聘經管學院+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網),由人事處進行資格審查。應聘人員需提供的材料為:
(1)貴州理工學院2016年人才引進審批表
(2)個人簡歷(包括自高中開始至今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教學科研經歷和獲獎情況);
(3)應屆畢業生提供學校核發的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其他應聘人員提供最高學歷、學位、職稱等證書復印件。留學歸國人員須提供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如暫未取得,報名時可以我國駐外使館開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復印件替代);
(4)近五年內代表性論文著作、科研經歷、獲獎及被SCI、EI、SSCI等收錄和引用證明文件或復印件;
(5)身份證復印件、戶籍證明或戶口本復印件。
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貴陽市云巖區蔡關路1號貴州理工學院人事處郵政編碼:550003
聯系人:劉老師、唐老師
電話:0851-88211802 0851-88211227